Fatal error: Class 'NumberFormatter' not found
PHP套件裡有可能缺少 php-intl
用指令安裝:
#sudo apt-get install php7.0-intl //7.0是指PHP版本,要對應系統內安裝的版本,如果是7.2,要改為7.2
裝完後重新啟動 nginx
# systemctl restart nginx
Fatal error: Class 'NumberFormatter' not found
PHP套件裡有可能缺少 php-intl
用指令安裝:
#sudo apt-get install php7.0-intl //7.0是指PHP版本,要對應系統內安裝的版本,如果是7.2,要改為7.2
裝完後重新啟動 nginx
# systemctl restart nginx
vi指令說明(完整版)
.vi 的操作模式 ============== vi 提供兩種操作模式:輸入模式(insert mode)和指令模式(command mode) 。當使用者進入 vi 後,即處在指令模式下,此刻鍵入之任何字元皆被視為 指令。在此模式下可進行刪除、修改等動作。若要輸入資料,則需進入輸入 模式。
.輸入模式 ========= 如何進入輸入模式 a (append) 由游標之後加入資料。 A 由該行之末加入資料。 i (insert) 由游標之前加入資料。 I 由該行之首加入資料。 o (open) 新增一行於該行之下供輸入資料之用。 O 新增一行於該行之上供輸入資料之用。
如何離開輸入模式 《ESC》 結束輸入模式。
.指令模式 ========= 游標之移動 h 向左移一個字元。 j 向上移一個字元。 k 向下移一個字元。 l 向右移一個字元。 0 移至該行之首 $ 移至該行之末。 ^ 移至該行的第一個字元處。 H 移至視窗的第一列。 M 移至視窗的中間那列。 L 移至視窗的最後一列。 G 移至該檔案的最後一列。 + 移至下一列的第一個字元處。 - 移至上一列的第一個字元處。 ( 移至該句之首。 (註一) ) 移至該句之末。 { 移至該段落之首。 (註二) } 移至該段落之末。 nG 移至該檔案的第 n 列。 n+ 移至游標所在位置之後的第 n 列。 n- 移至游標所在位置之前的第 n 列。 <Ctrl><g> 會顯示該行之行號、檔案名稱、檔案中最末行之行號、游標 所在行號佔總行號之百分比。
註一:句子(sentence)在vi中是指以『!』、『.』或『?』結束的一串字。 註二:段落(paragraph)在vi中是指以空白行隔開的文字。
.視窗的移動 =========== <Ctrl><f> 視窗往下捲一頁。 <Ctrl><b> 視窗往上捲一頁。 <Ctrl><d> 視窗往下捲半頁。 <Ctrl><u> 視窗往上捲半頁。 <Ctrl><e> 視窗往下捲一行。 <Ctrl><y> 視窗往上捲一行。
.刪除、複製及修改指令介紹 (此單元較少使用)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d(delete)、c(change)和y(yank)這一類的指令在 vi 中的指令格式為: Operator + Scope = command (運算子) (範圍) 運算子: d 刪除指令。刪除資料,但會將刪除資料複製到記憶體緩衝區。 y 將資料(字組、行列、句子或段落)複製到緩衝區。 p 放置(put)指令,與 d 和 y 配和使用。可將最後delete或yank的資 料放置於游標所在位置之行列下。 c 修改(change)指令,類似delete與insert的組和。刪除一個字組、句 子等之資料,並插入新鍵資料。
範圍: e 由游標所在位置至該字串的最後一個字元。 w 由游標所在位置至下一個字串的第一個字元。 b 由游標所在位置至前一個字串的第一個字元。 $ 由游標所在位置至該行的最後一個字元。 0 由游標所在位置至該行的第一個字元。 ) 由游標所在位置至下一個句子的第一個字元。 ( 由游標所在位置至該句子的第一個字元。 { 由游標所在位置至該段落的最後一個字元。 } 由游標所在位置至該段落的第一個字元。
整行動作 dd 刪除整行。 D 以行為單位,刪除游標後之所有字元。 cc 修改整行的內容。 yy yank整行,使游標所在該行複製到記憶體緩衝區。
.刪除與修改 =========== x 刪除游標所在該字元。 X 刪除游標所在之前一字元。 dd 刪除游標所在該行。 r 用接於此指令之後的字元取代(replace)游標所在字元。 如: ra 將游標所在字元以 a 取代之。 R 進入取代狀態,直到《ESC》為止。 s 刪除游標所在之字元,並進入輸入模式直到《ESC》。 S 刪除游標所在之該行資料,並進入輸入模式直到《ESC》。
.搬移與複製 ========== 利用 delete 及 put 指令可完成資料搬移之目的。 利用 yank 及 put 指令可完成資料複製之目的。 yank 和 delete 可將指定的資料複製到記憶體緩衝區,而藉由 put 指令 可將緩衝區內的資料複製到螢幕上。 例: 搬移一行 ‧在該行執行 dd ‧游標移至目的地 ‧執行 p 複製一行 ‧在該行執行 yy ‧游標移至目的地 ‧執行 p
.指令重複 ========= 在指令模式中,可在指令前面加入一數字 n,則此指令動作會重複執行 n 次。 例: 刪除10行 ‧10dd 複製10行 ‧10yy ‧游標移至目的地 ‧p 指標往下移10行 ‧10j
.取消前一動作(Undo) =================== 即復原執行上一指令前的內容。
u 恢復最後一個指令之前的結果。 U 恢復游標該行之所有改變。
.搜尋 ===== 在vi中可搜尋某一字串,使游標移至該處。
/字串 往游標之後尋找該字串。 ?字串 往游標之前尋找該字串。 n 往下繼續尋找下一個相同的字串。 N 往上繼續尋找下一個相同的字串。
.資料的連接 =========== J 句子的連接。將游標所在之下一行連接至游標該行的後面。
若某行資料太長亦可將其分成兩行,只要將游標移至分開點,進入輸入模式 (可利用 a、i等指令)再按《Enter》即可。
.環境的設定 =========== :set nu 設定資料的行號。 :set nonu 取消行號設定。 :set ai 自動內縮。 :set noai 取消自動內縮。
自動內縮(automatic indentation) 在編輯文件或程式時,有時會遇到需要內縮的狀況,『:set ai』即提供自 動內縮的功能,用下例解釋之: ‧vi test ‧(進入編輯視窗後) this is the test for auto indent 《Tab》start indent ← :set ai (設自動內縮) 《Tab》data 《Tab》data 《Tab》data ← :set noai (取消自動內縮) the end of auto indent. ‧註:<Ctrl><d> 可刪除《Tab》字元。
.ex指令 ======= 讀寫資料 :w 將緩衝區的資料寫入磁碟中。 :10,20w test 將第10行至第20行的資料寫入test檔案。 :10,20w>>test 將第10行至第20行的資料加在test檔案之後。 :r test 將test檔案的資料讀入編輯緩衝區的最後。
刪除、複製及搬移 :10,20d 刪除第10行至第20行的資料。 :10d 刪除第10行的資料。 :%d 刪除整個編輯緩衝區。 :10,20co30 將第10行至第20行的資料複製至第30行之後。 :10,20mo30 將第10行至第20行的資料搬移至第30行之後。
字串搜尋與取代 s(substitute)指令可搜尋某行列範圍。 g(global)指令則可搜尋整個編輯緩衝區的資料。 s指令以第一個滿足該條件的字串為其取代的對象,若該行有數個滿足該條 件的字串,也僅能取代第一個,若想取代所有的字串則需加上g參數。 :1,$s/old/new/g 將檔案中所有的『old』改成『new』。 :10,20s/^/ / 將第10行至第20行資料的最前面插入5個空白。 :%s/old/new/g 將編輯緩衝區中所有的『old』改成『new』。
.恢復編輯時被中斷的檔案 ======================= 在編輯過程中,若系統當掉或連線中斷,而緩衝區的資料並還未 被寫回磁碟時,當再度回到系統,執行下列指令即可回復中斷前 的檔案內容。 %vi -r filename
.編輯多個檔案 ============= vi亦提供同時編輯多個檔案的功能,方法如下: %vi file1 file2 ..
當第一個檔案編修完成後,可利用『:w』將該緩衝區存檔,而後 再利用 『:n』載入下一個檔案。
[參考]http://www2.nsysu.edu.tw/csmlab/unix/vi_command.htm
vi指令說明(完整版)
修改 nginx.conf 檔,新增一條指令
# vi /etc/nginx/nginx.conf
可以在 http, server 或 location 其中一個 block 加入 client_max_body_size 設定
client_max_body_size 500M; MB數依需求自定義
[參考]https://www.phpini.com/linux/fix-nginx-error-413-request-entity-too-large
@@ -975,7 +975,7 @@ public static function calendar($value, $name, $id, $format = '%Y-%m-%d', $attri | ||
975 | static::_('bootstrap.tooltip'); | |
976 | ||
977 | // Format value when not nulldate ('0000-00-00 00:00:00'), otherwise blank it as it would result in 1970-01-01. | |
刪除或註解 if ($value && $value != JFactory::getDbo()->getNullDate()) | ||
978 | 新增 if ($value && $value != JFactory::getDbo()->getNullDate() && strtotime($value) !== false) | |
979 | { | |
980 | $tz = date_default_timezone_get(); | |
981 | date_default_timezone_set('UTC'); | |
[參考]https://github.com/joomla/joomla-cms/pull/7849/files#diff-b01d47e3fbe4a8e5fb4987f4df64b291
Server端:
安裝 Samba 套件
yum install samba samba-client samba-common -y
本例為 /home 分享目錄home
chmod 777 /home
編輯設定檔 /etc/samba/smb.conf,可進入home目錄操作的群組為smbgrp
[global]
workgroup = WORKGROUP
security = user
server string = Samba Server Version %v
hosts allow = 192.168.33.
log file = /var/log/samba/log.%m
max log size = 150
netbios name = centos
dos charset = UTF-8
unix charset = CP950
map to guest = bad user
socket options = TCP_NODELAY IPTOS_LOWDELAY SO_RCVBUF=65536 SO_SNDBUF=65536
create mask = 0644
directory mask = 0755
dead time = 15
getwd cache = yes
guest account = nobody
load printers = no
dns proxy = no
[home]
path = /home
valid users = @smbgrp
force user = root
guest ok = no
writable = yes
browseable = yes
設定samba的帳號root,加入smbgrp群組,最後設定密碼
useradd root
groupadd smbgrp
usermod -a -G smbgrp root
smbpasswd -a root
New SMB password:*********
Retype new SMB password:*********
Added user root.
設定分享權限
chown -R root:smbgrp /home
chmod -R 0770 /home
設定SElinux
chcon -t samba_share_t /home
啟動 Samba 服務
systemctl start smb
systemctl enable smb
systemctl start nmb
systemctl enable nmb
設定防火牆
firewall-cmd --permanent --zone=public --add-service=samba
firewall-cmd --reload
[參考]
http://icekuo.blogspot.com/2017/01/centos-7-samba-server.html
https://tw.saowen.com/a/f20e8ef4c6245e948e8a33389e9fc970141dd9856fe0d4ad72c83503bbe3a8d0
利用 YUM ,安裝 monitorix
# yum -y install monitorix
Monitorix 的設定檔在 “/etc/monitorix/monitorix.conf”
啟動 Monitorix 及設定開機自動啟動 Monitorix
# systemctl start monitorix
# systemctl enable monitorix
Monitorix 預設使用 Port 8080, 在啟動 Monitorix 後,在 CentOS 需要在防火牆開啟 Port 8080
# firewall-cmd --permanent --zone=public --add-port=8080/tcp
# firewall-cmd --reload
開啟 Monitorix 檢視系統狀況,開啟瀏覽器開啟以下網址 http://your-ip:8080/monitorix
參考:https://www.phpini.com/linux/linux-install-monitorix